您当前位置:精彩推荐 >十大热门阅读
郝蕾:与真实的自己相遇
作者:李连冬 编辑:穆穆

大厅里错落排放着二十六幅照片,大多是干干净净的黑白照,照片里的郝蕾光头赤脚,一袭白纱,满目慈悲。她在恒河,在废墟,在菩提树下,面向贫民窟,面向童真少年,又直直面向整个世界。而在照片之下,站立着已经长出细细头发笑靥如花的郝蕾,此时的她一身亚麻长袍,暗红围巾,一顶针织帽,帽子上是大红的莲花。这是三月的北京798 艺术区映画廊,郝蕾与摄影师畏冰的“如是”摄影展在拍摄两年之后开幕。

剃个光头一路西行
“从2009 年开始就想做一个有关佛文化的活动,但是却不知道做什么。正好那个时候学佛的一些师兄们想去印度和尼泊尔走走,我也觉得很有趣就去了。”郝蕾随性地谈“如是”摄影展的缘起。

2009 年,郝蕾与多年未见的摄影师畏冰重逢,两人计划合作一个当代艺术项目,与佛有关,形式是重走佛陀当年在印度和尼泊尔弘法时候的路途,途中摄影摄像,修为旨在生成一种内心的力量,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更不是绑缚在某个地点。而最初的主题也并不是“如是”。“我们本来是有另外一个主题,但是回来之后,畏冰却发现没什么意思,所以沉淀了一年多,再拿出来看就发现了‘如是’这个主题。”郝蕾说。

出发前,郝蕾突发灵感,提出要剃光头。“我做演员这么多年,无论是梳什么头发都有一种造型感在,不干净,不够透彻,所以就觉得应该把头发剃了。”畏冰与经纪人都十分惊讶,最终听从郝蕾的建议。在《如是》纪录片剃头的片段中,郝蕾看着青发飘落,始终微笑。

拍摄时郝蕾所穿白纱由著名服装设计师樊其辉设计。郝蕾只将要去做什么告诉了他,他去买了四块白布,现场为郝蕾裁剪。“樊老师当时就说,其实人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这块布有时候可以是伞,有时候可以是被子,有时候可以是衣服,它可以用来遮羞、取暖……”

后来,在《如是》里出现了这样的字句:“人生下来,裹了块布,然后,这块布跟着你长大了。”

2010 年5 月,郝蕾和团队出发。团队除了她和摄影师畏冰外,还有佛学顾问张大色、女助理袁文颖和男助理邹孟浩。五个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一行五人,一路向西。在北京机场,郝蕾提议拍照留念,开玩笑说《西游记》里加上白龙马是五个人,他们也是五个人,同样也去西天取经了。畏冰只带了两部相机,一部哈苏H1,一部佳能1Ds Mark2,没带任何辅助设备,真正无来去处,心无牵挂。

“我们想用心去改变境界,而不是由环境扭曲你的内心。”郝蕾说,“但是当我们第一天到印度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被扭曲了。因为那儿环境实在是太艰苦,人也没有那么友善。”

事实证明,他们的“取经”是真正的苦行。

 

如是我思,如是我行

五六月份正是印度苦夏,平均温度摄氏49 度,气温高达六十多度的时候也要拍。“时间很紧的,每天都要去个地方。你踩在那个地面上不能超过十分钟,不然你的脚就熟了。”郝蕾回忆道,“ 拍摄的时候, 我不想穿鞋子,因为想要拍出来很干净的效果。所以拍摄的时候, 我的助理永远都是站在画面外离我最近的地方, 一结束, 百米冲刺一样, 我们俩对着冲过去,赶紧把鞋穿上。”

拥堵的街道、浑浊的空气、简陋的房子、毫无生气的植物都让人泄气, 转车途中火车突然无故取消、找不到座位, 这一切与想象中的佛教圣地天壤之别。而当他们到达那烂陀寺—— 玄奘取得真经的地方, 只看到一片齐齐的矮墙和废墟,13 世纪的一场大火已将一切化为断壁残垣。按照原计划, 这里是他们拍摄的主景之一, 而拍摄也很不顺利。

“ 环境太差, 大家都很失望, 我在第一时间开始反省, 这就像取经一样,面对所有磨难,必须放下你的情绪, 用智慧去应对, 否则将一事无成。”郝蕾在酷热、疲劳和接驳不顺中修行,“每每此时,我总是一语不发地听经,我觉得可以从自己做起,散发一种安定而平和的能量,感应到别人。”

郝蕾说,这次拍摄活动对她最大的改变是从孙悟空变成了唐僧:“出发前,大家开玩笑说我是孙悟空,后来才发现其实我是唐僧——脾气最好的人。在那个时候没办法,我们不可能说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或者去找个菩萨救你。隐忍是很重要的,修心是很重要的。”拍摄全程持续了16 天,回忆起来,郝蕾觉得每天都有领悟。

摄影展最后选定的26 幅图片中有5 幅与恒河有关,然而在恒河拍照却并不轻松。“第一天在我身旁漂过去半只牛,第二天漂过去一具女尸。”郝蕾说,“可是,这些在当地人看来根本不足为奇,大家虔诚地沐浴、朝圣,河岸边有当地小孩操着熟练的英文卖花,那一瞬间,你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浓缩在这一片风景里,从生到死,千奇百态,最后不过顺水漂走,早知如此,那些在世时的执念又何苦为之?”

到了菩提伽耶,郝蕾见到了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然而这棵2500 前的树却稀松平常,没有想象中繁茂,也没有佛光闪烁,树周围遍植栏杆,阻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郝蕾没有失望,“修为旨在生成一种内心的力量,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更不是绑缚在某个地点。”

她在佛陀路上见到了菩提树,带回来的是菩提。“我带回来了恒河的沙子、菩提叶。带回来的最好的是思想,是心灵深处的东西。”

拍摄两年后照片才公之于众,郝蕾与畏冰一起挑选照片,他们慢慢找出了一个新的主题,定为“如是”。两年的沉淀之后,郝蕾可以更为放松地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在摄影展开幕后接受的一系列采访中,郝蕾都明确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那张照片:没有她自己出现,只有一袭白纱,浸湿后蒙在墙上,呈现出一种彻彻底底的干净。这张照片拍于那烂陀寺,创意是郝蕾提出来的。这幅作品在展出当天就被一位当代艺术家收藏了。

在《如是》纪录片中,结尾处出现这样的字幕:“修行不是增加,也不是减少,与真实的自己相遇。”“你见到了自己,就见到了佛。”郝蕾在“如是”摄影展的序言中写道:“我想闭上自己的双眼,用一颗纯净, 自在,空空的心去感受去路过。借由一个名字,一副皮囊行走在此世。如是我闻,如是我观,如是我思,如是我行。”

 

人生处处是修行

郝蕾与佛教结缘很早,“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有兴趣,佛教徒首先是相信因果和轮回的,如若说我与佛如何结缘或许是前几世的事情吧。”询问郝蕾目前的修学,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生处处是修行”。她在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上时常转发佛教的智慧言语,“我们来这一世就是完成这一生的功课,所以接受他们的影响和帮助是必然的。修行的形式并不重要,生活中处处需要修行,也处处可以修行。”她很早就成为了素食主义者,“吃素与学佛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吃素后会更增加慈悲心,而智慧的根本是慈悲。”

她喜欢阅读。“读书是一种习惯,”她说,“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普通人,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生活方式都是一样的。我经常读书,现在有非常多的关于心灵成长的书籍,近似于佛经吧,也可以说是浅显易懂的佛法书,这几年阅读过非常多的这类书籍。”

“时下的社会,其实每个人都特别需要修行。比如天天遭遇堵车,你该怎么办?再急躁也不能插翅而飞。我微博上的影迷讲得很智慧:不是路被堵住了,其实是心被堵住了,比拥挤的道路更急躁的是你的心。此时,如果你懂得修行,那么首先调整自己,提醒自己别急,让心安静下来。所以说生活处处是修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生活的考验,如果有了好的心态,世界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因此她一直希望开设一家心灵工作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快,心理压力过大。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去做点什么帮助他人。”她的心灵工作坊已经在设计网站,相关工作将在今年内开展。

她的心灵工作坊的名字叫作“浮屠”。 她的念珠设计工作室淘宝店也叫这个名字,有时她会亲自参与到念珠的设计之中,这也是一种修行。郝蕾说,她很喜欢“浮屠”这两个汉字的发音和书写,为此,她还写过一首题为“浮屠”的歌。

我需要表达的是自己的灵魂

出道至今,戏里戏外郝蕾一直被“特立独行”、“叛逆”、“疯狂”这一类的标签所界定。

从《颐和园》里的余虹,到《恋爱的犀牛》里的明明,再到《柔软》里的女医生,郝蕾赋予了这三个女性角色非常独特的气质:不妥协、不假装、既坚硬又柔软。也许因为这些人物形象太深入人心,很多人便认为现实中的郝蕾也是这样的女人。“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带着灵魂与角色站在一起的。是站在一起!所以是两个人。”郝蕾说,“我不能说她们不是我,也不能说她们就是我。活出真我对每一个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不愿意过一个假面的人生,因为那样会非常累。”

不愿过假面人生的郝蕾,总是被误解为自我、霸道、不按规则出牌。“她们视我为异类,只是因为我不屑于掩饰我的轻蔑。”——这是话剧《柔软》里郝蕾的一句台词,或许也正是她的心里话。

这其实正是郝蕾的张力所在。她告诉我们在生活里她是个普通人,而在公众视野里她也从不把自己当作明星,有什么说什么,简单直接,有情绪就抒发。她曾在微博里大骂河南人,曾深夜连发九条微博抱怨真爱难寻。对此,她的解释是:“我所有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有些情绪我发泄出去就好了,不会留下什么印记。我很同情那些虚伪的,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人。”

在她的事业领域,郝蕾也未曾收敛这样的性格。她演过电影,演过电视剧,做过摄影,写作,写歌,今年又拿起镜筒,躲在幕后做起了导演,她的变化经常让关注她的人感到突然。 “这不是一件突然的事。艺术是相通的,我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和工种去做我喜欢的事而已。”郝蕾说,“演员这个载体已经承载不了我了,我需要表达的是自己的灵魂。”

郝蕾曾经表示,最希望得到的评价是艺术家,而不是演员或其他。她比其他演员有着更大的精神家园,为此她不断地变化着表达的方式,肆无忌惮。

“如是”摄影展开幕的时候,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郝蕾已经重新长出头发。她也许会对人们这么关注她的头发去留而感到好笑,对她来说,如果留起头发不需要勇气,那么剃掉头发同样不需要勇气。佛教徒郝蕾懂得身外之物的不足惜,甚至身体也只是精神的一个载体而已。围绕《颐和园》,郝蕾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脱掉衣服裸体出镜,她这样说道:

“有什么是我们豁不出去的,你的身体早晚有一天不是你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框,你就不存在去突破这个框。”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