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精彩推荐 >十大热门阅读
八叶之峰的莲境胜圣地:高野山
作者:墨岩 编辑:穆穆

 

 

云海之上的佛教小城

上山的路,在茂密高大的林木之间,一个盘旋接着一个盘旋。分明看到山顶就在眼前,转过一个拐角,原来的山顶不过是翻过的一道山脊。佛谚有云:“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月,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朝山之路,恰如人们的学佛之路,似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汽车在山中兜兜转转了一个多小时,窗外的景色从阔叶林转变成针叶林,渐渐道边的佛像、石龛多了起来,再翻过一道山脊,进入一片山峰顶端环拥的平坦之地,高野山也就到了。

来日本之前,很早就知道高野山。在想像中,这里应该是山路崎岖、人踪稀少、寺院隐匿在高山峡谷之间、高僧和隐士们在绝壁之上冥想苦修的情形……没料想,迎面撞进一座城。

一座构筑在莲瓣一样群峰之间和云海之上的佛教小城。

这里有着117座寺院,还有众多兼顾修行与休闲的讲堂、莲院。同时,各类料理店、书局、药庄、邮局、学校、银行一应俱全,还有一座以人文、佛学研究见长的高野山大学。小城中居然还有两条公共汽车线路,可以方便地将人们送往各个寺院和景点。

夏日的阳光下,这座海拔将近一千米的小城,虽然也是人群往来穿梭,却没有半点躁动和喧嚣。或许这得益于高野山浓郁的佛教氛围和小城星罗棋布的修行场所。在高野山随意走动,你便会与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寺院偶遇。十数步之内,便是一个供人修行住宿的宿坊。它们既有寺院的修行功能,又有调养身心的休闲功能。一位宿坊的主人告诉我们,许多日本人喜欢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专程来高野山。在莲院或宿坊住上一晚,体验僧侣的清修生活,祈福许愿,吃精进料理(素斋),净化身心,并为来年订立一个新目标。宿坊的主人说,平常游客来此,许多会选择“修行游”。一般程序是上午上山,下午各处参观,晚餐过后泡一个热水汤浴,九点前回房就寝,也可选择跟着法师去抄经。第二天早上六点起来做早课,大家跪在佛堂上听佛经,念诵经文。用过早餐之后,会安排抄经和自我打坐之类的活动。临近中午,游客们各自下山回去。在参观之外的所有活动,包括就餐等,大家都是低头不语,各人的修行各自管。宿坊主人说,在高野山,像这样的宿坊就有近六十个,其中最大的宿坊福智院历史悠久,是八百多年前开创的,有七十多间榻榻米房间。

 

中午,我们在路边随意走进一家精进料理店,感受高野山的素斋。这里的餐食大部分是“定食”,类似每人一份的套餐。清香的白米饭、高野山豆腐、蒟蒻与葛粉制成的糕点、山中的野菜,再配上日本特有的酱汤,装在小巧的瓷碗内,以竹篾制成的托盘一起端来,不一刻每个人面前的盘中俱剩一堆空碗。高野山豆腐是此地特产,特别软滑,又稍带有芝麻香味,口味虽然清淡但味道其实不错。如果腹中未饱,米饭和酱汤可以免费添加,保证吃饱,但是不能剩下。

这里的精进料理都是榻榻米形式,盘腿席间,默默进食。窗外就是古老的寺院和庄严的佛像,几十个人同时用餐,厅堂内只有偶尔瓷碗相碰的声音,吃饭也好似修行。

用完午餐在街市随意走动,在茂密参天的大树间,是隐约可见的寺院与讲堂的白墙、黛瓦、石桥和红色的亭阁与木质虹桥。据说,高野山小城号称“四千居民、四千僧”,山间走动的是不同肤色的信众和来自各地的僧侣,大家来到这片澄净的云上之城,无论收获多少,那份心灵的安宁,应是共同的感受。

 

 

东密圣地

其实高野山应该是指海拔1000米左右的群山包围起来的地方,也是这些山群的总称。因其形如莲花盛开,也被称为“八叶之峰”。同时又分为“内八叶”和“外八叶”,内外两层共十六座山峰,宛如繁复的莲花叶瓣。如此形胜,天然就是佛教圣地。

如果仅从地形上来看,高野山町和中国庐山的牯岭街更相似,有着非常接近的地理气质。但是在文化内涵和宗教地位上,高野山又和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相近。

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随遣唐使到中国求法。他在大唐遍访各地高僧,并学习土木学、药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知识。后来,空海在长安青龙寺遇到密教大师惠果和尚,拜其为师,学习密教。并接受了“遍照金刚”的密号,成为密教传人。相传惠果大师对空海十分器重和欣赏,将密教的教法悉心传授给空海。后来惠果大师去世之后,其碑文就是空海撰写的。据说当时大唐的顺宗皇帝非常欣赏空海的书法,尊其为“五笔和尚”。

公元816年,空海法师回国后在高野山开辟道场弘法,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密教,由此开创了高野山作为日本佛教圣地的历史。公元852年,空海法师在高野山入寂,天皇追赐其“弘法大师”谥号。

漫步高野山,追寻空海大师的足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仿佛留有他的痕迹。寺院、塑像、图书、讲堂、漫画形象……绝大部分都是以空海大师为主体。组团来此朝山的日本人,背后都书写着“南无弘法大师遍照金刚”。在日本许多传说中,“高野山本是众神居住的领地,是空海大师在众神之山创造了宇宙。”关于空海大师选择高野山开辟道场,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空海大师在大唐求法归来后,向上天卜问何处是建造伽蓝的最理想场所。他把手中的法器向空中投去,然后跟着法器飞行的方向寻去,途中遇到一个身长八丈的猎师,带着黑白两只灵犬。他对空海大师说:“我是南山的猎师,你想知道三钴所示的地点,就跟着白黑犬走吧。”空海大师在灵犬的带领下,走过了许多陡峭的山川,遇见了一个女子,她说:“我是这座山的主人,那个猎师是我的儿子。”空海大师根据她的指引继续向深山里走,终于在一棵大松树下,找到了自己扔出去的法器,于是在此开山建道场,这里就是高野山。而他遇见的两位母子,就是丹生明神和狩场明神。

关于空海大师选择高野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才智超人的空海大师看到,高野山是日本最纯洁、大地力量最强的一块宝地,在此建道场有助于修行。同时,丹生明神和狩场明神帮助空海大师的传说,也有很多版本。虽然不尽相同,但是这两位一直是高野山尊奉的明神。

传说总是寄托了人们对大师们的敬仰和膜拜,而真正的弘法之路,从来就是筚路蓝缕、历经艰辛。空海大师归国后,在弘法的同时,做了大量有益民生的福祉之举,开凿了许多温泉和水井,赢得了较高的声誉。他遍访名山,想要寻找理想中远离尘世的深山幽谷作为道场。地形犹如莲花盛开、被称为“八叶之峰”的高野山,深深吸引住了空海大师。公元8166月,他向朝廷呈上《请求赐予高野山》的表书。一个月后,获得朝廷的批准。空海大师带着两个弟子在山顶先造了一座草庵,选定地址后布下“七里结界”的规划,以现在大伽蓝的根本大塔为中心,开始高野山道场的营造,由此开创了高野山1200多年佛教传播历史。由于高野山道场的资金全部是自筹,靠信众布施,空海大师将范泰和实惠两位徒弟留在山上监工,自己奔走于各处筹款。据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大雪封山,材料和粮食进不了山,工匠们又为了工钱吵闹罢工……空海大师把两个徒弟叫来,对他们说:“也许在我闭眼之前,全部完工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必须一步一步地去接近它。世上有所谓天时、人和,到时候肯定会成功,现在最关键是人和,要把大家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拜托了。”虽如此,空海大师的宏大规划经历了三代天皇、直至他离去,尚未全部完工。其后,经过空海大师后人的努力,以及贵族们的资助下,高野山的规模越建越大,据当地人介绍,高野山最鼎盛之时有寺院千座,加之各类讲堂,大大小小的修行场所超过二千。2004年,高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高野山的开创,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节。据说,空海大师请求赐予高野山的上表书,是全部用汉文写就的。这篇全名为《于纪伊国伊都郡高野峰被请乞人定处表》的文章,竟然是用壮丽的四六骈俪体汉文写成的。文章开篇就写:“沙门空海言:空海闻,山高则云雨润物,水积则鱼龙产化。是故耆阂峻岭,能仁之迹不休;孤岸奇峰,观世之踪相续。”空海大师的才华可见一斑。据说当时的嵯峨天皇同样是精通汉诗汉文的。这样的上表书仅一个月即获批准,也应是情理之中了。

 

金刚峰寺和坛上伽蓝

金刚峰寺是空海大师开创的高野山真言宗密教的总本山,这座古朴的寺院,就位于高野山最热闹的街区。

从停车场穿过马路,在山门的水池洗手洗心,人们一步便踏入了金刚峰寺。分割街区与古寺的,不过区区一座小石桥。然而仅一桥之隔,人们就迈进了清凉世界。

当地一位信众说,金刚峰寺原本是包括整个这一片山峰道场的总称,是丰臣秀吉为了母亲而建造的。紧邻寺院的莲院,就是当年丰臣秀吉家人们为了拜佛而建造的居所。几经兴替,在十九世纪时,将原来的青严寺和兴山寺合并改称金刚峰寺。

这座寺院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好像不是人工建造的,而是高野山里生长出来的。整座寺院几乎全部是古意森森的木材,围墙、铺地、廊厅、大殿、屋顶……目之所及,全部是木质。庭院中也没有整片的硬质砖石,全部是细沙石铺地。最自然的材料、最自然的营造法式、最自然的氛围,使得金刚峰寺与这一片山林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自右向左,金刚峰寺的布局顺其实用功能流动。从最右侧厅堂褪鞋步入大殿,寺院的梁、柱、桁架、门窗等都显现出木材的本色,素雅自然。脚下的木地板温润光亮,这种光泽,只有僧侣和信众的布制厚袜长期摩擦才会呈现出如此。参拜过佛像,穿过长长的廊道,便是讲堂和修行的居所。再往深处走,是一处休息和听经的大厅。人们在这里可以饮些寺院提供的水,也可随意踏入大讲堂,聆听法师的开示。往回走,是一处绝美的石庭,这个名曰“蟠龙庭”的区域,是全日本最大的枯山水(石庭)。表现的是云海之中一对雌雄龙守卫内殿的样子,其140个花岗岩代表着龙,白沙则代表云海。蓝天白云、绿叶婆娑间,人造天设出禅意的精妙。

自金刚峰寺山门出来,沿着细沙铺就的“蛇腹路”信步向右,前面就是空海大师开山时建造的坛上伽蓝。

 

这里是高野山震撼建筑最集中的地方,鲜红的根本大塔、古朴的金堂、西塔、东塔、不动堂等著名建筑都汇聚在此。据说,当年“七里为界”时,空海大师在七里方圆的区域内,布下坛城,以防外邪侵入。而这里,也是真言密宗的根本道场。

在一千二百多年中,坛上伽蓝中的建筑多次被毁,自1149年根本大塔被毁开始,伽蓝诸厅堂分别于1521年、1630年、1843年分别遭受重创,最近的一次是金堂于1926年失火烧毁。虽如此,坛上伽蓝总能浴火重生,重新焕发光彩。目前此处建筑中,以不动堂最为古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坛上伽蓝的诸塔,是非常具有东密色彩的。塔身高大鲜红,形制结合了传统佛塔与坛城的样式。在诸厅堂中,最高大的根本大塔是对游客和信众开放的。在此,人们只要捐助200日元以上,便可进入根本大塔参拜。当然,如果你忘记将钱放入功德箱,也不会有人阻拦你。

坛上伽蓝的四周,看不到围墙,只有几排茂密的树木围合着这片区域。在不动堂的右下方,是幽静一方莲池,一座红色的木桥宛如彩虹横卧池上。池边的亭子里面,有位不知来自各地的僧人在阅经,身影倒映在莲池中,更添几分禅意。此种意境,正如日本俳句中的夏日写照:“幽静古池塘,青蛙入水波涟漪,声破寂中天”。

 

灵魂栖息之地

奥之院是高野山最特别的地方,也是被当地人视为特别神圣的地方。

这里数人合围的参天大树遮荫蔽日,有些杉树的树龄已经超过一千年,高高耸立在参拜道的两侧,见证着千百年无数灵魂在此栖息。这里不仅安息着空海大师,还接纳了一千二百多年来日本各界的贵族名流。

在大约二公里左右的参拜道上,散布着二十多万个墓石、祈祷碑和慰灵碑等。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上杉谦信、德川家康等日本历史上诸多名人的灵魂,在此栖息。

在高野山这个佛教圣地,死亡、墓室、墓碑……并不是人们的忌讳。许多游客和信众专程来此,奥之院的参拜道上也总是游人如织,甚至德川家康家族的墓地是要单独收门票的。这一切,也许归结于佛教对生死的豁达观点,正如人们所说:“你不知道今夜过后,你迎来的是明天还是来世。”

据说,一位懂日语的中国游客去日本旅游,当地的朋友拟安排他去高野山看看。他非常奇怪,指着一旁地铁里的广告说:那不是卖墓地的嘛。其实,因为空海大师在日本有着很高的声望,得到后世人们的广泛尊敬,高野山也成为人们敬仰的归宿。也许人们希望在生命终结之后,葬在空海大师的身边,能与大师一起转生到弥勒净土世界。

在这里,高野山也以其特殊的方式,显示着佛法宽广的胸怀。织田信长不是一个佛教徒,并且自称“第六天魔王”。他曾把日本另一座密宗名山“比睿山”的几千名善男信女全部杀光,还曾攻打过高野山,杀了许多高野山的僧侣。后来织田信长被杀后,高野山却不计前嫌接纳了他。以大慈悲化安然超度这位武士的灵魂。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历史上的名人选择高野山作为最终的归宿。

走过参拜道尽头的御庙前,是奥之院的佛堂--灯笼堂。堂内挂满了灯笼,据说有一万个之多,光明在此聚集,低沉的诵经声中,神秘而庄严。在它的后面,就是奥之院的终点空海大师的御庙(墓),人们远道而来,只为能在堂后走廊中远远参拜一下这位传奇的弘法大师。据传,当地的信徒都相信空海大师依旧活着,仍然以自己的法力护佑着高野山。一些信众还每日分两次将饭菜送到御庙供大师“享用”。其实,这也是人们表达对祖师崇敬之心的特殊方式。

 

离开高野山时,回首之际才发现道边树丛中的总山门。它屡次遭受火焚和雷击,在1705年时重建。在夏日的夕阳下,红色的山门显得特别光亮。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