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茶与禅的故事
李曙韵:生活到处是茶的道场
作者:华程 编辑:小闫

  2013 年5 月,香格里拉天宝台,海拔3800 米。

  李曙韵将在这里,举办自己的第一场高山茶会。为了这一刻,李曙韵特地备置了定制的乐器,并为与会的观众提供了统一的服装。在李曙韵这位学佛人眼里,这更像是准备一场庄严的法会。

殊胜的高山茶会

  早在3 个月前,李曙韵和她的团队就开始筹备这场高山茶会。“户外茶会有太多无法预测的因素,但是我们必须去创造室内无法重现的情景。”茶会的所有茶器具都由李曙韵的学生从台湾带来,伴奏的乐器均是为茶会而量身定制。同时,为了凸显茶会和观众的融合,观众被要求穿着统一的红色服装。

  可香格里拉夏季变幻不定的气候,却让这一切都成了未知数。

  当天,浓密的阴云,自李曙韵来到露台准备的那一刻起,便未曾消散,茶会的布置一度因为天气而中断。同时,香格里拉高海拔的特性,让许多工作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面对这般境地,李曙韵心里的担忧也渐渐郁积。

  下午1 点,距离茶会的开始还有不到4 个小时,场地的布置已经基本完备。李曙韵便安排同行的茶人在场地里,或唱念,或抄经,开始了各自的日常功课。“我会有意地选择和佛教修行相关的茶人。”

  出人意料的是,待到4 点半茶会正式开始的那一刻,露台上方的天空突然放晴了。

  阳光如同被露台的边缘分割了一般,露台之内,阳光普照。露台之外,一切如故。天气的转好振奋了在场的每个人的内心,李曙韵内心的焦虑也随之消弭。天时、地利、人和。因缘具足之下,李曙韵的首次高山茶会便在清静祥和的音乐中拉开了帷幕。

  可好景不长,茶会最终还是未能抵抗自然的蛮力。恶劣的天气伴随始终。冰雹、雨水、狂风、曝晒,四季的跌宕似乎都在一场茶会中体现,不少观众因此中途就离开了。对此,李曙韵自己反倒很坦然。“我连高原反应都没有,一直在微笑,就想知道还会遇到怎样的状况。”

  下雨,披件雨衣;刮风,裹条毯子;下冰雹,撑把雨伞。雨越下越大,人越来越少,稀稀落落的人群中,李曙韵始终在静静地品饮手中的那盏茶。后来,她索性拿起茶席上的水晶钵,接满冰雹,煮水泡茶。

  这次高山茶会,最终被央视纪录片摄制组收录到《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纪录片当中。“你在无垠的天地里泡茶,你得到的灵感不像在温室里,那么的小。”面对着摄影镜头,作为一名茶人,李曙韵这样说道。

  而身为一名学佛人,香格里拉的茶会对于自己内心的磨砺,并不亚于一次禅修体验。“一场茶会的不可控因素非常多,无法控制外界的自然变化,但你能控制内心。只能接受它,放下它。”

  李曙韵坦言,自己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几乎已经到了“不美则死”的程度,能够说服自己去坦然接受那些不完美的,正是佛法。
     

“拿一把茶壶就可以喝遍整条街”

  作为泉州移民的第二代,李曙韵生长在新加坡的一个传统中式家庭中。读书、习字、作画,李曙韵自小便接受着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由于父母都是福建人的缘故,他们便将当地的生活习惯自然地带到了新加坡。在这其中,便有佛教和饮茶。

  在李曙韵的记忆中,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饮茶对于自己来说,仿佛一场神圣的仪式。带给她这般印象的,是从事教师工作的父亲。同当下种类繁多的茶器具不同,父亲当年喝茶的物什,只有一件藤制的台湾茶寿和一把瓷质的直筒壶。

  在直筒壶内投入一包茶叶,泡上水,放在茶寿内保温。需要时再兑一点热水,便是父亲的日常饮品。“每天就是一壶茶,这是我们小孩无法去触碰的。带有父权不可侵犯的感觉。”

  而带领自己接触佛法的,便是母亲。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母亲时常会前往各地的寺庙朝山和行脚,年幼的李曙韵常常跟在母亲的后面,学着她的样子,三跪一拜。过年的时候,许多同龄的小伙伴去电影院,李曙韵却基本都在寺院里度过。在寺庙内无法接触荤食,每当得知要陪母亲去朝山,她甚至都会在前一天在麦当劳里把自己喂饱。

  “现在回想起来,主要就是陪伴母亲。”彼时, 在李曙韵心里,佛教是亲情的纽带,维系着自己和母亲的感情。自身性格的封闭,李曙韵时常会读经和抄经。“我非常自闭,不太爱说话。别人有了烦恼会去干别的,我只会去读经或者抄经。”

  高中毕业后,为了让自己彻底改变自我封闭的性格缺陷,李曙韵选择了面对人群,去一间茶艺馆做一名服务员。在当时,茶艺馆多是由留台归来的新加坡学生开设。茶艺馆的兴起,在新加坡当地掀起了一阵饮茶的风潮。而李曙韵在茶馆的工作亦非常单纯,“人和人交往就是爱茶,拿一把茶壶就可以喝遍整条街。”在茶艺馆当服务员的几年间,李曙韵第一次深入地了解这个曾经让自己心存敬畏的饮品。“就像因为佛教成为信徒,许多人也因为茶的缘分而聚在了一起。”

  1991 年,拿着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的通知书,李曙韵只身一人来到了台湾。除去日常必备的衣物,在她的行囊里,放着4 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一袋武夷岩茶和一把朱泥壶。上世纪90 年代初的台湾资讯远不如今日发达,武夷岩茶之于台湾茶界而言,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李曙韵正是靠着行囊里的那一袋武夷岩茶,结识了许多台湾艺术界的资深前辈。

  “20 岁以前那种朝山和跪拜的生活,我想走出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来到台湾以后,自己处于一个“叛逆期”。为了寻找如佛教一般普世的精神凭依,李曙韵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摸索。

  1996 年,从东海大学毕业后,在一位画家前辈的介绍下,李曙韵在台湾嘉义的一间不到100 平米的老房子内,靠着3 张桌子,开设了“人淡如菊”茶书院,旨在打造茶的教化平台。“我一直想跳出这个框架,试验茶是否能达到宗教那样的文化高度。”
      

茶之为道,无非生活

  2004 年,美国探索发现频道摄制组来到了台湾,准备制作三集的台湾专题纪录片。在文艺界相关人士的介绍下,他们来到了李曙韵的茶书院。出于职业习惯,李曙韵在接受媒体采访前,都会事先同采访者交流。看完摄制组一位印度裔英国导演提供的采访提纲,她犹豫了。

  “他提出要把我们和基隆小吃放在一起。”在那位导演的眼里,李曙韵的茶书院同台湾随处可见的珍珠奶茶相比,并无二致,皆为满足口腹之欲的市井之物。但观看完李曙韵茶书院的成果展示后,这位黑皮肤的英国导演立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李曙韵还是接受了导演的拍摄请求,答应在剧场中举办一场茶会。不过多了一项额外的条件——将茶书院安排在文化的专题。

  可新的问题又随之诞生,导演组没有经费。所有的拍摄和场地经费需要由李曙韵自行筹集。没有赞助商和财团的支持,在一个月内,她竟然奇迹般地卖出了50 张赞助门票。演出当晚,李曙韵用50 盆鲜荷花配合观众统一的服装,于辜振甫家族的一座剧场内,奉献出了自己的第一场剧场茶会。“我们都是用实物的道具,在室内剧场的环境下,营造出那样的氛围。”在她之前,台湾本土从未有一个茶人,做过如此的尝试。

  发现频道的摄制组跟拍了3 天3 夜,将李曙韵的首次的剧场茶会作为压轴题材,同云门舞集(台湾第一个职业舞团)一道放在文化专版。2 年后,李曙韵获得了台北文化奖。这是台北文化奖举办十届以来,首次颁发给了一位茶人。此前,能够获此殊荣的,都是李国修,吴兴国等台湾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

  李曙韵十年的探索,似乎在这一刻,收到了成效。

  此后,李曙韵先后举办了多次剧场茶会。对于她而言,剧场茶会是筑梦的舞台,所有在自然环境下无法实现的情景,都可以在这里完成。“从来不知道有一群人,像张岱的笔记里面写的这样,过着如此优雅的生活。”曾亲历茶会的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评价道。

  2011 年,40 岁的李曙韵结束了在台湾的生活,来到了北京,在国子监街开办了“晚香”茶室。“我已经没有办法突破,就决定停止,我在台湾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颇为巧合的是,20 年前,李曙韵曾收到过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事到如今,一切好似一场轮回。

  常年生活在南方的李曙韵却在这里碰壁了。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让她一度无所适从,加上本身性格中唯美的特性,李曙韵甚至感到有“缺氧”的感觉。就在这时,她如幼时一般,又重新拾起了佛教的功课。

  夜晚回到住所,双腿盘坐,泡上一壶清茶,研上一砚朱墨。这几乎是一天24 小时内,李曙韵最为享受的时光。有好几次,她隐隐地感觉到自己的色身,在茶烟氤氲之中慢慢消释,仿佛进入了禅定的境地。“手在动,耳朵听不到,平常很沉重的身体,都不见了,你不感觉你身体的存在。”朦胧之中,她只看到了茶壶里流动的茶水和自己的双手。

  李曙韵也把自己对于佛法的亲近,带到了她的茶道课上。茶课前,李曙韵常会组织学生们抄经。刚开始时,有些学生出于对宗教的排斥,甚至一度不愿意走进教室的门。但随着次数的增多,那些原本排斥的学生,最终同样能拿出让自己满意的抄经作品。此外,李曙韵还会常常带着学生诵读《金刚经》和《地藏经》。“茶和宗教是不二分的,譬如有些数十年的古董茶,从一片树叶最终来到我们的面前。这就是佛教里讲的缘分。”在李曙韵的晚香茶室里,几乎一律使用了矮窗的设计。“以一个幼儿的角度,才能观想自身的修行。”

  纵然如此,李曙韵觉得手中的那碗茶同“禅茶”的境界依旧离得很远。“禅茶基本无法用任何外化的形式表现。在当下,有可能它就是茶人的一个灵感,一个手法,连茶人自己都不可能再复制。”

  无论走到哪里,李曙韵必定都会带上一套茶具和抄经本。读书、事茶、修行,她始终保持单盘而坐。“茶之为道,无非生活。”茶的日常生活化,是李曙韵不断强调和推崇的。在她眼里,茶人如同寺庙里修行的僧人一样,不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而是伴随终生的生命状态。而那碗茶汤,也会如同古老的佛法一般,最终成为后人的精神依止。

  (供图/ 李曙韵)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