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智慧花雨
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悟
作者:李音祚 编辑:穆穆


(一)

学佛近30 年了,仍处于“半瓶子咣”的状态,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前20 年基本都是泡在经论之中如饥似渴地学习,思辨及妄想分别的色彩十分严重。反观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如果说前20 年属于刻苦“学”的状态,那么,后10 年尤其是近几年,我则更偏重于“悟”的体验。虽然很难说清究竟什么是“悟”,但我认为“学”与“悟”确实有其不同的状态,也有探索的必要。

这一思考缘起于我对什么是佛教特有的学习方式的追问。我曾想,禅宗二祖慧可,凭借达摩祖师的一句合乎情理的追问“将心来,与汝安”就顿悟了;六祖惠能凭借《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开悟了;而我等修行人天天在分析公案、背诵《金刚经》,背了十几年却什么也没有发生,这究竟是为什么?想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参悟的“话头”。

汉语词典中关于“学”和“悟”的基本释义是:“学”是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而“悟”则是理解,明白,觉醒。《佛光大词典》中对“悟”有这样的释义:“其意为,生起真智,反转迷梦,觉悟真理实相,……有证悟、悟入、觉悟、开悟等名词……又从悟之程度而言,悟一分为小悟,悟十分为大悟。若依时间之迟速,可分渐悟、顿悟。依智解而言,解知其理,称为解悟;由修行而体达其理,则称证悟。”

基于这样的释义,或许我可以做出如下的引申:“学”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输入”,大致属于理解及模仿记忆的范畴;“悟”是由内而外的“提取”,属于借助外缘唤醒内在本有的觉知。对于“学”,我们很熟悉,而“悟”,尤其是在佛教语境中的“悟”,则似乎是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多数人都像是看电影一样看着别人“开悟”了,自己却绝少有过真实的体验。

对“悟”的界定性说明只能勾勒出其大致的轮廓,但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似乎“悟”是不能仅靠语言“说明”的,它需要“意会”。“指桑骂槐”的现象为何能够被人意识到,或许靠的就是“悟性”。人本来是不缺乏“悟性”的,但现行的教育与学习模式,使我们从小就丧失了对这一潜能的开发,至少是忽略了对悟性问题的关注,这也是目前国人创新能力薄弱的潜在原因之一。


(二)

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学”,都是通过对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后,获得一种认知能力,而“悟”则是一种反观式的向心内提取的状态。形象地说,“学”是执着地钻进去;“悟”是自然地流出来。“学”是对“有”的分析;“悟”是无中生有的“顿现”。从觉醒的境界和生命的质量这一视角来看,真正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悟到了什么。

有效的学习一般也都渗透着一定程度的“解悟”,从这一意义上说,学与悟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只是各有其特色而已。如果仅仅是对已有的观念模型进行思考,那便属于分析与理解性的学习了。这一过程就像是听懂了一个故事并将其存入自己的记忆中,成为日后理解其他事物的“底色”,构成所谓的理解背景。理解性的学习一般是通过理性分析及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所得到的是有根有据的结论。

“顿悟”更像是不需要理性分析的瞬间的“豁然”,类似于受到“心灵电击”后的质变。横眉竖目,当头棒喝等行为语言,甚或水流风动、电闪雷击的自然现象都有可能成为当下顿悟的机缘。它屏蔽掉了“因为……所以……”的思辨过程,仿佛是突然间开启了一扇“天窗”,顿现一片蓝天。这个过程是不可预设的,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方法可寻,像灵感的出现一样,完全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状态。

所谓“悟”一般都是无中生有的过程,也就是悟那眼前没有的东西。看着眼前已有的东西思考叫“ 磨”、“分析”、“理解”、“研究”……这些都是用脑、概念、观念模型等,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进行的。而“悟”则属于脱离语言观念的直接呈现,像是再现梦中的影像一样。凡是有方式方法,有规范的状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悟”。对文字理论的推敲往往会成为阉割“悟”之灵感的最直接的利器。

《六祖坛经》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悟性思维的范例,它以鲜活而生动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内心中那储量丰厚的无尽的宝藏。对已形成“白纸说”或“遗传决定论”等科学性思维模式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颠覆性的观念。而六祖惠能那“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的开示又似唤醒迷梦的警钟一般,给追求真理者点明了“探宝”的路线图和努力的方向。

自己悟出的道理才能使自己真正的确信,那是无需和别人争论也无需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证明的。那些拿着别人的理论观点当作自己的武器到处挥舞,在语言观念的层面上论是论非的人,虽然有可能独霸一方,奏效一时,但毕竟不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肉,除了能带来某些外在的名闻利养外,非但不能真正滋养自己的慧命,还很有可能伤及许多相关的众生。


( )

佛教中所说的“悟”,涉及的都是对生命及生死现象等根本性问题的追问,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心路历程。对修行人而言,别人得出的结论并不能成为自己的答案,必须亲证才行,正所谓“自己吃饭自己饱”。轻易地接受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意味着阻断了自己感悟的机缘。佛教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之说,不经过自己的感悟而毫不费力地“知道了”,就相当于戳瞎了自己智慧的眼睛。

如何将“悟”的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之中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理想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带到有利于相互激活的感悟的氛围中,使之用自己的心去开启那蕴藏着无尽宝藏的大门,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真正需要悟的“法”是承载着生命的解脱之法,是足以唤醒心灵的任何事物。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东西往往是难以言表的,那是无法用文字概念所限定的。

在佛教的诸多大乘经典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弟子们的发言占去相当大的篇幅,而佛陀总是从容地在弟子们提出问题时才给予相应的点拨并以平等的心灵对话的方式层层深入,直至将问题圆满地解决。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效的教学大多是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感悟,就真实的问题谈真实的感受是一个很自然的自我梳理的方式,而对话的结果必将给其他的参与者带来重要的启示。

就佛教的修行而言,心中想着什么才会去“悟”什么,“悟众生”才有可能得到度众生的解脱法,悟佛菩萨的心路历程,才能由自己心中发出真实的慈悲大愿, 从而走上成佛之路。用清净心才能悟出清净的法,正所谓“ 正心悟邪法,邪法也正;邪心悟正法,正法也邪”。当人们真能沉静下来时,对自己心态的真实状况是能够自知的, 要紧的是要能自控, 天堂地狱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真正能使自己受用的“ 法”, 都是在度众生的实践过程中感悟到的,而且法是活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应对的是八万四千烦恼,但这都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才能生出相应的方便智慧。持诵佛菩萨的悲心大愿属于正向的“熏陶”,而自己心中生发出的真实的愿望才属于自己的“感悟”。感悟无处不在,自然无所用心。放下贪欲执着,顿现花香妙音。

综上所述,学是学他人的东西,悟是悟自己的东西。六祖的顿悟过程可以形象地展现出悟的特征:听进去的是人家的东西,悟出来的是自己的东西,表现为触类旁通的智慧。如果需要对“悟”从概念的层面做一番小结的话,那么,依文解义叫“解悟”;禅定所得叫“开悟”;言下豁然叫“顿悟”;梦中所得叫“醒悟”;死后复生叫“觉悟”,也就是大死大生后的“彻悟”。

佛法并非是思辨的结果而是觉悟的事实,是以彻底觉醒的心对真实相的恰如其分的说明。它引导人们用体悟的如实观察的方式开发自己的心眼及无限的潜能。对一个亲身实践佛法的修行人而言,浩瀚的佛教经论无疑是智慧的宝库,但它真正的作用是提供给我们的自我验证的标尺,用于对自我修行状态及自我觉悟程度的印证。唯有这样,才能使真正的佛法代代相传。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