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万象
匠心独运 师法自然 ——隐匿在山林间的打铁匠
作者:王来彬 编辑:小闫

夏日的杭州天亮甚早,清晨六点,城市里的上班族大都还在睡梦当中。在杭州郊外的一座小山上,李共标却早早地醒来,利落地凿开昨天封好的炉子,打开鼓风机,再加上一铲子媒块。不多时,炉火逐渐旺了起来,原本黝黑的铁板被烧得通红,他抡起锤子,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生活,从2011年至今,李共标独自一人已经坚持了六年。

喝喝茶,打打铁

李共标的工作室隐匿在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的一个小院子里,是一个五六十平米的小平房,院子里还居住着几户和他一样的手作爱好者,隔壁则是一个做雕塑的厂房。院子背后就是茂密的山林,不远处是当地农民的茶园和菜园,一条小溪流淌而过。夏日的山林间寂静清幽,可以静下心来创作,这是李共标最喜欢的地方。

走进工作室,唯一的感觉是空旷而简陋,碎石子铺地,简单的水泥墙,炉子、铁锤、铁墩、钳子等打铁所需的一应工具一溜地摆放在地上或者是一旁的简易木架上。环顾四周,最引人注意的是无处不陈列着的或长或圆或方的的铁器,也正是它们,让这个工作室透着与众不同的古朴清雅的味道。

清瘦的李共标弯腰站在火炉旁,叮叮当当地捶打着一件铁器,专注而缓慢,他在为下一次的展览做准备。见有人来,他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坐到摆放在门口的木桌旁,煮水、泡茶。这是李共标会客的地方,简陋的木桌上放置着他的铁艺茶具作品:巴掌大小的茶盏、手指长的铁质花器、古朴的建水……

“平时在山上的生活,也是喝喝茶,打打铁。”声如其人,李共标是一个安静的人,含蓄内敛,并不善谈。他喜欢喝茶,在山上的几年,打铁的间隙,都会给自己泡上一杯普洱,用的建水和杯托都是自己的铁器。

喝茶的习惯,是李共标来到杭州才养成的,也是他打铁的契机。

李共标来自洛阳,那里保留着闻名于世的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从十六岁开始,他就跟随着家中长辈学习石雕。2008年,在成为石匠的第九个年头,为了生计,他离开家乡来到杭州,帮一个在美院教书的朋友做泥塑。

朋友是老到的茶人,经常拉上他一起品茗。李共标出生于农村,在他的家乡少有喝茶的习惯。喝得多了,李共标逐渐被杭州的品茶氛围所熏陶,慢慢爱上茶事。

在经常跟朋友喝茶聊天的过程当中,他也开始接触一些茶器,陶瓷、紫砂、金银、青铜等各种材质,当然也有铸铁。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的李共标一下子有了兴趣,“既然喜欢,就想着自己做做看。”质朴的李共标从来都是一个实干家,他计划给自己做一些茶器。

茶器材质众多,一番纠结之下,李共标最终选择了并不多见的铁质。“这可能跟我之前做过石匠有关。”李共标说,“我比较喜欢硬质的材料。”

事实上,在诸多的金属当中,铁是最难加工的材料之一,因为它几乎没有延展性,可塑性差,最不易成形。铁器的技艺最早源于中国,现代逐渐式微,而在日本南部,这种技艺得以保留,一件手工铁器造价不菲。相比脆弱的陶瓷茶具,铁制茶器更硬朗、冷峻。

历史上,铁茶器的制造工艺以制模为区分,演变出了三种不同的制造工艺。一种是最为传统的砂模铸造,即采取翻砂工艺,用砂子造型,然后修模浇铸;另一种是蜡模铸造,用蜡模塑形,再通过脱蜡的方法浇铸而成;第三种是“铁打出”,仅以一块铁片,几乎完全以人工锤打的方式来呈现作品的全貌。

做茶器时,李共标选择了最缓慢的方式“铁打出”。“铁打出”这种始于日本江户时期的工艺,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将铁片不断反复加热后锤打、延伸,除了厚度均一,更要拿捏各个细部的锤打力道,以及弯曲连接处的成形处理,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其难度几为金工之绝,这也让这项技艺曾一度失传。

而对于铁器,曾经只做过石雕和泥塑的李共标并非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一切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

读书、看资料,李共标几乎跑遍了杭州本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又去京津、江浙沪、广州一带的制壶产地寻访一番后,他用十几年积累下的打磨工艺,亲手打制出一把铁质风炉。这是李共标做的第一件铁器,也让他迈出了打制铁茶器生涯的第一步,虽然最终的成品由于在设计时缺乏经验而没有实用价值。

之后在做泥塑的间隙,李共标继续查阅资料,积累经验,同时在陆陆续续做了一些其他的铁质茶器后,慢慢熟悉了铁的特点,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工艺。

2011年,李共标接手朋友在转塘的工作室,将它改成了更适合打铁的场地。

千锤百炼“铁打出”

一件铁器的诞生步骤不少。首先是造型的构思,多年石雕和泥塑的工作经历让李共标对造型颇有心得。他从古老的青铜器上寻找参考,再结合自己平时喝茶时候的一些使用方式、习惯来摸索出器皿的大小比例和质感。“这些都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不喝茶的人是做不好茶具的,因为他找不到使用它的那种感觉,最后做出来的东西好看是好看,但往往并不实用。”李共标说,制作茶具时,他很少画草图,而是直接把脑海中经过深思熟虑过的构思用纸板制作出模型,确定茶器的大小。

其次还要根据器皿的造型、用途等寻找合适的材料,不同的器皿需要不同肌理、不同厚度的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李共标有着自己的标准——他只用有年头的“老铁”。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去杭州周边的工厂寻觅一些风化得比较厉害的废铜烂铁,那些堆在露天,无人问津的废旧机器、淘汰的卡车上坑坑洼洼的钢板就是他的目标。

在李共标看来,这样的材料在长时间风吹日晒的洗礼下,会烙下时间的痕迹,形成各种各样特殊的纹理,而这些是人工不可能做出来的。“而且老铁经过风化,表面会形成一些细小的气孔,这种材料做出来的茶具能够使茶汤沁入,形成自然的包浆。长期使用,茶具经过茶汤的浸泡会变得黝黑发亮,更加沉稳,也不易生锈。”

接下来还要清理原材料,裁切合适大小的板材。最难的一步是煅烧捶打,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自造的铁器里,火候、水、空气都很重要,“首先火候要控制好,铁块只需要加热到可以塑形就可以了,不需要烧得太红。温度太高,铁的硬度就会加强,这让老铁很容易酥裂,而且表面粗糙的质感也会随之消失掉。”

而在打制的过程当中,打铁人只能凭借经验来决定铁器的厚薄程度,整个过程必须全神贯注,还要根据纸膜不断进行调整,反复加热,多次捶打,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最后将做好的铁器入水冷却。“锻造、拼接、加热、拓变形、再加热、再变形,打铁实际上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一件东西用了多少心,在上面花了多少心思,是能够看出来的。”

在李共标的工作区,各种工具摆得整整齐齐,打铁需要各种形状的锤子,有些工具买不到他就自己做。同时,他还把自己之前做石雕、泥塑的一些技艺和工具用到打铁上面。“比如一些边边角角,就会用到雕刻。”

手工打铁是一件耗时耗工的事情,一件“铁打出”的茶器,从开始设计到最终制作完成,通常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我每天6点多就起来生火,连续工作一天,一年也做不了几件,但是用模具的话一天就能做上百个茶器。”

也正因为此,打铁六年,李共标仍算不上是一个高产的艺术家,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当下,他对传统手艺的坚持尤为难能可贵。在他看来,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是死的,很冰冷。“传统手工做的茶器里面蕴含着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经验,有生命力,很耐看,而且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延续。”

所以,李共标并不过分去讲究铁器本身的过分完美与精致,在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他关注最多的,是一件器具的内在。“做一件茶器,你要表现的东西很重要,好的器皿都是在表达一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在李共标的作品里,能明显感知到他与科班设计师的不同,不矫情、不刻意,却又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块废铁,经由他的手后,都像拥有了魔法一般,在火与锤的煅烧、锤击中,化成斑彩的茶盏、玲珑的花器、轻巧的建水……

“每一件茶器都是一个故事”

“我只是拿铁这种材料,做我内心的想法。”李共标说,他做的事情跟过去的铁匠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做的东西用途不一样了。古代工匠们精雕细琢的态度和精神让他感动,“现在都在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实际上就是做事的态度,是不是把这件事当成事来做,不用去考虑其他的事情,打铁是我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

因此,对待每一件铁器,李共标都是带着修行的心态和方式。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就算一件器皿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李共标仍然觉得太匆忙。“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需要时间。”李共标说,打铁就像写毛笔字,越简单的事情就越难做。“因为简单的东西没有过多的装饰,铁本来就是废品,你做得好就是艺术品,做不好就是垃圾。”

所以,他做的铁器几乎都是孤品,从不量产。2014年初,李共标的“铁打出·李共标作品展”在杭州展出,展览中的全部96件茶器是他耗时三年打造的。每一件都出自手工打磨,没有一件重复。“如果做多了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复制原来的东西上面,没有精力去做新的发现和突破。”

而他的铁茶器也大都以展览为主,并没有常规的销售渠道,来买的人基本上都是熟人,或者来自朋友推荐来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作品的喜爱,来求购的订单早早地排到了几年后。但李共标却一点都不着急,他现在在做的还是两年前的订单。有时候订单太多,他还会适当地推掉一些。“订单的收入能够维持生活就好,在上面太花精力就会把创作的时间给吃掉了。”李共标给自己预留了大段的时间,用于创新和学习。

也会有些人拿着钱请他帮忙做一些东西,这样的单子他是不愿意接的。“我做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想法,按照别人的要求来做,那是加工厂的事情。”对于钱财,李共标看得清淡,要求并不高,做铁器,更多是个人的爱好。“现在是怎么好玩怎么做,我不会去考虑今天要做多少,挣多少钱,不管外面怎么去评价,我只做我自己想做的东西。”

这是李共标内心最单纯的想法,也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在刚开始做铁器的两三年,缺乏资金的李共标,经常需要向朋友借钱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有时候甚至是一边在雕塑厂打零工,一边打铁。

“喜欢就够了,每天在叮叮当当地敲打,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李共标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平常、简单的心态,他才能创造出如此纯粹的铁器,没有过多的设计言语,也没有各种主义,而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做自己平时用的茶具,自然而不做作。

“自然、纯粹”,是李共标追求的目标。闲下来的时候,李共标就去附近山上的树林里转悠,看四季的轮变,看花草树木细微的生长,偶尔还会捡个山里的野生竹枝带回工作室插在铁器里。在李共标的工作室的一个架子上,满满地摆放着他从山里捡拾回来的小物件,一只蝉蜕、一根枯枝、半块野果……

 “自然生长的东西都有一定的规律,就跟我做的东西是一样的。”李共标开始用铁器记录他所看见的:枝干自然生长的状态,流水长时间冲刷山石的痕迹,水滴滴在石头上的纹理……这些自然的造物最终都会落在他的铁器上。在他的工作室里,人们诧异于建水盖子上如流水般的裂痕,以及茶托上如水滴般纹路。李共标的茶器,总是沉默地在一个角落伫立,却有着一种无法忽视的自然生长的力量。

    “每一件茶器都是一个故事,我觉得这样的作品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一种面对大自然的感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