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人物
印生法师:一手帮人治病,一手帮人就业的老和尚
作者:李连冬 编辑:阿毛

河南省桐柏山清泉寺的一旁,静静矗立着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这棵树需十几人围拢才能合抱,它形如宝塔,风骨不凡,枝干粗壮苍劲,其上却生长着郁郁葱葱而细细嫩嫩的扇形绿叶,在阳光下泛出青翠的光芒。这样旺盛的生命力,让人不敢相信它已经有2600多岁了。



“清泉寺是唐朝的时候在这棵树下面建的,建的时候它就有一抱多粗。传说树下面有一个碑,写着汉朝刘邦起义之前从这里经过,在树下乘凉。银杏树长得非常慢,一抱多粗就得千年以上,那就得是春秋时候了。”印生法师说。

印生法师是清泉寺的住持,在他来到清泉寺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在这棵大树下搭了一个焚香台,时常有人来向“白果爷”求平安。

而现在,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则是为了拜访这位自称“老和尚”的印生法师,他以帮助农民工就业和治疗疑难杂症而远近闻名。

寺院里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


2008到2009年间,来清泉寺求印生法师治病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许多青壮年农民。在与他们的攀谈中,印生法师了解到,他们中的一大部分都在农村务农,务农的收益不好,连买药的钱都不够。他们希望在农闲时候出去打工,却担心找不到好的门路好的工作。

“桐柏这个地方是‘七山一水两分田’,种地的收入很少,”印生法师说,“这些劳动力可都是好小伙儿,说的好听一点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说的不好听呢,就是家里太贫穷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养家糊口。”

实际上,清泉寺所在的桐柏县是国家贫困县,山多地少,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极为有限。全县人口40余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有10万多人。

“我听到以后感到非常痛心,就赶快联系了很多来我这儿拜师的居士。我的这些弟子中有很多是企业家,或者熟悉需要招工的企业。我把来我这里需要工作的小伙儿介绍给他们。”这位老和尚说。

2009年3月,一条红色的横幅挂在了清泉寺的牌匾下方,上面写着:桐柏县清泉寺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



记者去采访印生法师时,他联系了一位由居士骑摩托车带记者上山。他因治疗腿疾而结实印生法师,2009年,他与十几个人一起被老和尚安排去新疆的一处枣园工作。他连续去了三年,现在在鸿仪河村口置办了一间杂货店。他与妻子都已经在清泉寺皈依,在家修行。

“广东、河南、云南、新疆,都有联系到的工厂,开煤矿的、种棉花的、种枣的,工地上的也有,还有一些会技术的都进工厂车间了,”印生法师说,“以前很多企业家来我这里听法,我找到他们,很快就沟通好了,给他们输送了几批。”

把农民工输送出去之前,他先要给他们讲因果规律,要求他们吃苦耐劳,靠得住,要有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的心怀。当地电视台曾经为这件事情采访过他,他说:“其他的人力资源市场都是要抽利息的,咱们这里不但不收取利息,还要自己掏钱把他们送到工厂里去。师父推荐人呢,那边的人也不会怀疑,不加考验,直接上班,因为我已经提前把他们会干什么都告诉工厂了。工厂的人相信师父,双方在我这里沟通之后就没有矛盾了。”

老和尚很满意他的弟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他说:“企业家居士都是在我这里皈依之后,慢慢的就是想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众生。我收的弟子,第一基本都是吃全素,第二都能拿出一部分钱做善事。出家人应该没有一分钱,在家人呢,这是不能强求做到的,但是他们能拿出一部分来做善事,就算不错了。”

2009年3月,南阳佛教文化网出现了这样一篇报道:“河南南阳桐柏清泉寺成立了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据了解,该寺住持释印生法师近几年来,积极给农民工牵线搭桥,为200多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为30多户农家提供治富了信息,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农民工发家治富就业的‘娘家人’。”

像由居士一样,被印生法师介绍出去打工的农民开始信佛的不在少数。老和尚告诉他们:这不是师父帮助你们,是菩萨帮助你们,菩萨发了十二大愿,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你们应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印生法师觉得这都是因缘和合,都是缘分。若非他认识了企业家,农民工又认识了他,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了。“善心一发,就能成就善事;恶意一起,恶事就会到来。我是一个出家人,无非就是发善心罢了。”他说。

了脱生死是个人的事,普度众生是我的事

成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的因缘,是印生法师擅治疑难杂症的本领,这让前来求医问药的企业家和农民工在他这里联系了起来。

“我曾经在清泉寺说过一句大话:清泉寺非等闲之地,好多人经清泉寺这个炉子一炼,出去就是块宝。”他说,“我为啥敢说这句话呢?这十来年我治好过100多例精神病,患癌症的从我这里出去的不计其数。没治之前,人基本废了,治疗之后就是宝。我说的话可能不好听,但是理是通的。”

他还说过另外一句“不好听”的话——清泉寺没有好人,好人不住清泉寺。这位老和尚说:“这些都是玩笑话。其实来治病的人全国都有,基本就是两种人找我:一种是家里有钱但医院不给治;另一种是家里穷得药都吃不起。大部分是精神病和癌症,医院不愿治了的难治的慢病。”


现在,有三十几位处于治疗中的居士常住在清泉寺,他们住在一个四合院里,院子里是一座六角佛塔。

印生法师出家之前做过中医,但是现在治病基本不用药物。“对付这些病症,我就用佛法给他们治。”他说,“得益最大的是那种医院已经判定没有办法救治的,为啥?因为他已经快在大海里淹死了,到我这一根稻草这里,他就抓住不放了!”

有些人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来到清泉寺的,来之前也有很多人劝他们不要相信一个不在医院工作的和尚。

“很多人来这里的时候都要人搀着,走的时候都是神清气爽,这咋解释呢?”老和尚笑哈哈地说,“来这里求我治的都是碰过很多壁,他的病基本就是思想病,思想上有负担,我首先要把他们的顾虑解除。”

他的经验是,癌症并不可怕,人被癌症吓到了才可怕,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癌症,而是被自己吓死的。“其实人的支撑力非常大,我先用佛法解除他们思想的负担,让佛菩萨支撑着他们,很多人很快就好了。”他说。

跟随印生法师多年的高光居士说,对于一部分患者,老和尚通常坦诚布公地跟他们说明白,让他们安然度过最后的日子。

“如果一个人快死了,你告诉他婆娑世界多苦啊,往生是欢喜,他绝对不会听你的;但是如果我先把他的顾虑治没了,他会很轻松。凡是经过我治疗的人都没有痛苦了,为啥?因为我把他的思想打通了。”他说,“能不能了脱生死是个人的事,但能不能普度众生,就是我的事。”

“别人问我是不是会掐会算,其实我啥都不会,就是修行之后的感应。”印生法师说,“这并不是是佛法中的神通,并不是说我已经开悟了,我还没有开悟。但佛法是不可思议的。”

老和尚房间的一面墙上贴着满满一墙的照片,老人小孩、情侣夫妇,各个身份地位的人几乎都有。这是来求医的人的照片。

“这是今年的照片,”他指着一张张面孔说,“已经贴满了,以前的都拿了下来,包了好几包。他们把照片放在这里,我每天晚上为他们念经祈福。”



50岁学禅的“老和尚”

2003年,印生法师应当地佛教协会邀请来到清泉寺接任住持,主持寺院重建。他身上一共有580块钱,买了几方红砖、几张石棉瓦,搭了一间棚子,就开始了在清泉寺的修行。

那一年他61岁,离他正式在五台山学禅差不多十年。他有一段传奇的学佛经历。

“小时候有人给我算命说我出家命,可是我偏不愿意出家,直到1983年,因缘成熟了,我才成为出家人。”老和尚说,“并不是看破红尘于是出家的,当时我没有看破,只是家庭出事情了,基本上到了家破人亡的程度,我只好出家。”

出家之后,印生法师开始并不想当和尚,而是去当道士。

“当时道长准备给我收髻了,结果一夜之中,我的头发竟然掉了,那只好当和尚了,最后还是没有逃过命。”他说,“所以说,我1983年出家,但没有入佛门,而是在道家。1988年我在杭州剃度出家,师父给我讲法,我不听,师父气得不得了,把我僧衣脱掉,把我赶出来了。”

印生法师穿上了俗家衣服,大概有几年时间在五台山自种自吃,但没有破戒。直到后来顿悟,立时看破,一心向佛。他就跑到五台山上增戒,直到现在,他的戒牒上写的还是1988年出家,1993年受戒。

“这个受戒是增戒的日期,”他说,“人家都说,老和尚,别人都往多里写,你怎么往少里写呢!我想,增戒才是我向佛祖还债的开始,就不改了。”

1993年,他已经50多岁,重新开始打坐参禅,腿已经僵硬了。他让师兄弟帮他双盘坐好,绑起来,并在腿上压上一爿石磨,一压就是一夜。第二天,当石磨拿下来的时候,他的棉衣都已经被汗水湿透,能拧出水来。

印生法师只上过小学,有些经书甚至看不懂,却曾经在河南省讲经法会上得过二等奖。“为啥呢?”他说,“就我年龄大文化低,其他的都是佛学院毕业的学生,他们讲经是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评委的评价是:你们都没忘‘本’啊,独有印生法师顺手拈来都是佛法,把释迦牟尼说的话变成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了,他是忘‘本’的人,你们都没忘‘本’。”

“这都是玩笑话,”70多岁的老和尚说,“但是讲经一定要应机,就是要对症下药,而不是照本宣科。我在乡下,来听法的基本都是乡下人,说的尽是书上的话,谁听得懂呢?所以弘法要对不同人讲不同法。”

现在,清泉寺里的出家人有七个。其中一个七十多岁,一个九十多岁,都有一身的毛病,下不来床。还有一个老比丘尼,从小在临近桐柏县的唐河县出家,年老了偏瘫,没有人照顾,印生法师用三轮把她拉到清泉寺,同两个老人一起照顾。


清泉寺很小,印生法师却很忙,他要照顾三位出家人,也要照顾三十多位长住寺里的居士,偶尔还要外出讲法或者招待前来求医的病人。2011年春,清泉寺新的大雄宝殿开始建设,殿基就在古老银杏树的北边。他更忙了。

“桐柏山这个地方,基本上是出僧不养僧,出家的很多,但是留在这里的很少,这个地方太穷了。”印生法师说,“但是这里空气好、水源好,庙里还有几亩地,我们自己种点粮食蔬菜,心情也好。”

这位71岁的老和尚在寺院前面的小麦田里看了看小麦的长势,抬起头指了指周围的山脉,“我要恢复桐柏山的禅堂,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后的愿望。”他说。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