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清凉茶社
我之外皆我师
作者:马明博 编辑:素谦

  清脆的鸟声中,我们在五台山迎来第一个清晨。

  早斋后,善财洞住持能修长老握住我的手,“寺院在施工建设,昨晚我和职事们一直在开会,没顾上招待你们。抱歉抱歉。”

  “是我们到得晚,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这是哪里的话!不要见外啊,这里就是你们在五台山的家嘛。”说着,长老用力握了一下我的手。

  能修长老带我们参观寺院。路过客房时,文涛抬手指了指客房匾额。我抬眼望去,见蓝底金字“文殊精舍”四个大字。

  怪不得夜里睡得安稳,原来是住进了文殊菩萨的精舍。当即心生温暖,合掌示敬。

  相比于街头旅舍、饭馆漫天要价,住寺院让人心安踏实。善财洞管客房的居士说,在这里挂单,每日食宿费五十元。佛门素食,简朴素洁,本色本味,有米饭有面食;菜随时令,常备的小菜,有花生米、酸菜、黄豆、咸菜条等。

  能修长老指着客房介绍,着手兴复善财洞的时候,听说香客们在外面吃住不便,于是率先建起了客房。

  长老的慈悲,令靠旅馆、饭店发财的人不舒服。他们来找长老谈合作开发。

  能修长老说:“香客给寺院的,是供养三宝的,怎么合作开发呢?”

  来人嘿嘿一笑,“这么说,你就是不同意啦。老和尚,如果我们不让人来,你们可就饿死啦。”

  “我是长大的,不是吓大的!我也告诉你,如果我被饿死,那是我的因果,我也不会怨你。你也想想,对出家修行的和尚,坏人不管,好人能不管吗?”

  “老和尚,你的意思,我们是坏人啦?”

  能修长老摇了摇头,“这个话我没说啊。不过呢,你可以把今天你说的这番话,回家说给你母亲,请她老人家给评评理吧。”

  来人气咻咻地走了。

  有一段时间,来善财洞进香的人被拦在路上。有人说:“去那儿干什么?能修长老已经圆寂了。”香客一愣,“什么时候的事?”“一两个月啦!”“乱说话!上午我还跟长老通电话呢。”

  了解到事情的原委,有些气不过的香客要找当地政府部门反映。长老笑着阻止了,“文殊菩萨说过,五台山这个地方‘龙蛇混杂,凡圣同居’。你不要生气嘛!谁知道这是不是菩萨借他们来勘验我的道心呢。”

  说着这些旧事,他推开了能海上师纪念堂的院门。

  能修长老的淡定、洒脱与智慧,让人敬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如果我的工具只是一把锤子,我就会把一切问题视为钉子。”能修长老手里没有锤子,他的心里有的,只是包容与慈悲。

  对于爬山虎,墙为界限;对于藤蔓,树枝为界限;对于写作者,词语为界限。而智慧是没有界限的。无知者以自我的认知为界限,便只能徘徊在智慧之门的外面了。

  小院中,有两棵高大的松树。长老说:“这两棵树,一棵叫菩萨树,一棵叫发心树。‘文革’时,小院里住过十几家人。有户人家养马,把马拴在菩萨树下,把树啃伤了。你看,现在的菩萨树长得没有发心树高。”

  松树顶端,发心树比菩萨树高出近两米。两棵树的高处,枝叶交织,成为小鸟的乐园。走在树下,不时听到高处飘下一团团吱吱喳喳的鸟鸣。

  长老带我们走进纪念堂东首的房间,“晚年的能海上师就住在这里。”

  能海上师是近代显密圆通的高僧。他曾历尽艰险,两度入藏求法,学有所成,便回到汉地,培育僧才。1967 年元旦,上师安详示寂于五台山善财洞。

  这个房间,狭小简朴。东北角,一张方桌。方桌上,三盏马灯,数只镜框。镜框斑驳,其中镶嵌着能海上师的一张黑白照片及数张色彩鲜丽的佛菩萨像。南窗下,一方火炕。当年,能海上师就在这方火炕上围被禅坐,进入涅槃。圆寂前,他是否含笑对窗外的近树、远山道了声再见?

  小院东侧,偏殿中供有善财童子铜像。眼前,头梳双髻的善财童子微笑着对每个来者合十作礼。因为在他眼里,“我之外皆我师”,每个人都是善知识。

  读《华严经》“入法界品”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令我极为钦服。善财童子是所有佛子求法的典范。能在善财洞遇见善财童子,因缘殊胜,我上前顶礼三拜。

  佛经中的少年善财,家住印度福城。虽名“善财”,他却对发财没什么兴趣,因为他最喜欢佛法的真理。

  有一天,善财遇到了文殊菩萨,并请教如何增长智慧。文殊菩萨说:“最直接的办法,是参访善知识。”

  善财面露难色,“我不知道哪里有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分辨善知识的真假?”

  文殊菩萨笑着说:“善财!对善知识,应该关注他的德行、特长,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是参访的要义。”

  善财听从了文殊菩萨的教导, 四处游历,走过110 个城市,参访了农夫、僧侣、商人、医生、魔术师、妓女、

  海员等53 位不同身份的善知识。

  之后, 他回到福城。文殊菩萨对善财的参访极为赞赏:“善财,你做得好。从现在起,你可以向普贤菩萨学习把佛法的智慧用于生活了! 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吧。”

  善财童子的脸圆圆的,他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在我身边,能修长老的脸也圆圆的,他也在笑眯眯地看着我。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