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栏目 > 静思斋
佛教是一种智慧的文明
作者:温金玉 编辑:穆穆

我们常常听一些居士说自己是“三宝弟子”,何谓“三宝”呢?那就是佛教徒所信仰的佛、法、僧三宝。在三宝之中,法是最为神圣的,法是一切的核心,是佛教的灵魂所在。佛教中的“法”,其概念就像中国的“道”一样,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亘古永恒的真理、法则,其中佛教最重视的是如何解脱生死的“法”。生死是一种永无休止的轮回,如何解脱生死呢?那就是要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了悟了这一切,就可以放下自在,得到解脱。这个法——宇宙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呢,就是佛法的中心——缘起法。

世间一切,皆是随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有,此有即彼有,此灭则彼灭,此生故彼生。因为有了光明,才有了黑暗,因为有了前进,才有了后退,有了有,才有无,这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是互相依存的。说它有,却没有自性,因为有了无才有了有。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空的意义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空的意义在于没有自性。比如说水,是氢和氧合成,没有氢和氧,就没有水,所以水没有它的自性,水是空的。所以有人说,佛教是空的哲学。这一思想就是要人看到生命的本质,不过是四大五蕴的组合,不要产生贪着之心。连生命都可以看开的人,还有什么看不开呢!这就是常说的“看破红尘”。而佛教正是在这样的超越生死轮回的信仰氛围中传播的,所以认识“法”是唯一的解脱之道。

那为什么说在三宝中“法”是中心呢?因为佛不是万能的,佛也有三难:无缘难度,众生难尽,定业难逃。佛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他也有生老病死。佛的伟大在于他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而不是发明了真谛。佛不是神,他并不是宇宙的创造者,所以西方宗教学也把佛教称为“无神论”。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是自然法则,有佛出世,是如此,无佛出世,还是如此。宋代禅师云善至本曾有诗云:“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如如”。所谓“如来”的本意,就是宇宙万物本来那个样子。这就是佛学所追究的“实相”。佛教的修行就是认识自己在出生前的本来面目。所以佛虽会入灭,但这种“法”却是永恒的,它不会因为佛的去世而消失。佛在临入灭时,也告诉其弟子说,在他死后要依法不依人。所以也有人称佛教为智慧的宗教。
然而世间一切,总在变化无常中演化。当佛入灭以后,因对佛的崇敬首先导引出对佛本身的崇拜。这样信仰逐渐由对法的崇拜转而为对佛的崇拜,又发展至对僧的崇拜。对佛力的无限崇敬,变成为对佛的无限依赖。所谓“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人们不再相信自力法门,不再尊重并信任个人理性的思考能力,菩萨信仰成为现实的皈依对象。许愿——满愿——还愿成为民众信仰的模式,“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难临时抱佛脚”成为百姓信仰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欠缺正知正见,以为一切全凭佛力,放弃自身的努力,和自己所应负的责任,那对佛陀创教本怀而言,便是一种变质。

过分强调他力拯救其结果是,将僧团祭司化,使得僧团的任务,转变为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僧人每天忙于做法事,赶经忏,打普佛。佛也变成了一求即灵、百求百应的神,求子求财,做官考学,都要拜佛。善男信女们不停地向佛菩萨提出各种祈求,一旦灵验,便许愿还愿,重塑金身,再盖宝刹;如不应验,又说佛无灵。在世俗社会中,佛教的重要性,不再是因为其义理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知正见,去除贪嗔痴;而是因为可以有求必应、消灾祈福的咒术性格。此时,佛教已不再是以“法”为中心的清心寡欲,而是以“索求”为中心的信仰了。这绝非佛教原有的本质,也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其信仰本质是开拓自己的智慧,并以这种智慧去处世为人,去清净无为地生活。

认识佛教、理解佛教、或信仰佛教,不在于祈求保佑,升官发财,而在于启发自己的真实智慧,令我们过一种清净寡欲、无私无我、真诚相处的生活,使我们从生命的烦躁与痛苦中解脱出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清静安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人说,这样的佛教过于平凡,一点都不觉得庄严神圣。我们说,佛教并不神秘,但不是说不神圣。如有朋友让我介绍一位法师好学佛法,师父告诉她: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要懂得知恩报恩。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遵纪守法。她不满意,说难道这就是佛法吗?我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这就是佛法。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图片,版权均属《佛教文化》杂志,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510-82760303)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2015年02月25日
    2015年第1期
    总第135期
  • 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第6期
    总第134期